<em id="lxt5v"></em>

    <form id="lxt5v"><th id="lxt5v"><track id="lxt5v"></track></th></form>
    <address id="lxt5v"><listing id="lxt5v"><progress id="lxt5v"></progress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<form id="lxt5v"><th id="lxt5v"></th></form>

      <noframes id="lxt5v"><form id="lxt5v"></form>
      <form id="lxt5v"></form>
      <address id="lxt5v"><listing id="lxt5v"><nobr id="lxt5v"></nobr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音樂試卷 > 初中音樂試卷 >

      初中音樂復習練習資料

      作者:   來源 :中小學音樂教育網   發布時間:2021-09-02   點擊:

        學校     姓名

        一、教案設計(見附加頁:七年級上冊第三課《船歌》):(20分)

        應側重的幾個方面:

        1、教材內容分析。2、教學目標。3、教學中的重、難點。4、教學過程與方法。5、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掌握。

        二、選擇題(每題1分,30道題共30分)。

        1、古曲《陽關三疊》中的“三疊”所指 A 。

        A、用一個調變化反復。 B、歌詞經常反復。

        C、樂曲的結構運用的是回旋曲式。

        2、古典歌曲《滿江紅》的詞作者是 B 。

        A、文天祥。 B、岳飛。 C、屈原。

        3、現代對“協奏曲”的理解是 C 。

        A、幾件樂器的合奏。 B、兩組樂器的合奏。

        C、一件樂器與樂隊。

        4、眾所熟知的歌曲《友誼地久天長》是 C 民歌。

        A、美國。 B、英格蘭。 C、蘇格蘭。

        5、我國交響曲《長征》的作者是 B 。

        A、傅庚辰。 B、丁善德。 C、卞祖善。

        6、歌曲《歌唱祖國》的作者是 C 。

        A、冼星海。 B、施光南。 C、王莘。

        7、著名鋼琴曲《晚會》的作者是 B 。

        A、朱踐耳。 B、賀綠汀。 C、殷承宗。

        8、圓舞曲又名華爾茲是一種三拍子舞曲,它源于 C 。

        A、法國。 B、意大利。 C、奧地利。

        9、著名管弦樂曲《波列羅舞曲》的作者拉威爾是 C 人。

        A、西班牙。 B、德國。 C、法國。

        10、著名交響樂《大峽谷組曲》的作者格羅菲是 A 人。

        A、美國。 B、英國。 C、法國。

        11、在樂音體系中的半音是指B 。

        A、兩音之間的距離。B、兩音之間的關系。C、相鄰兩音的距離。

        12、樂音體系中的變化音級是指C 。

        A、沒有固定名稱的音級。 B、帶有變化音的音級。

        C、帶有升降記號的音級。

        13、樂音體系中的主音是指B 。

        A、音階中主要的音。 B、音樂中主要的音。

        C、音階中的第一個音。

        14、中國民歌中的小調是指C 。

        A、小調式結構。 B、作品內容短小。 C、地方小曲。

        15、流行于陜北等地的“信天游”屬于民歌中的 C 類。

        A、小調 B、號子 C、山歌

        16、兩個音先后發出為: C 。

        A、和聲音程。 B、分解和弦。 C、旋律音程。

        17、音樂術語中“Coda”用來表示C 。

        A、活潑。 B、漸強。 C、結束。

        18、音樂術語中“Piano”用來表示 B 。

        A、弱。 B、鋼琴。 C、樂器。

        19、音樂術語中“MezzoForte”用來表示 。

        A、漸強。 B、較強。 C、中強。

        20、音樂術語中“Vivace”用來表示 。

        A、快。 B、活潑。 C、急速。

        21、音樂術語中“a Tempo”在樂曲中表示A 。

        A、按原來速度進行。 B、較原來速度慢些。

        C、恢復原來的速度。

        22、我國第一部新歌劇是 B 。

        A、《劉胡蘭》。 B、《白毛女》 C、《洪湖赤衛隊》。

        23、我國的國粹“京劇”大約是 年左右形成的。

        A、1796 B、1850 C、1790

        24、“學堂樂歌”是我國音樂史上重要的一個時期,產生于 。

        A、新中國建立初期。 B、民國時期。 C、清末民初。

        25、基礎樂理中關于三和弦的定義是B 。

        A、將樂音以三度重疊。B、將三個音按一定的音程關系重疊。

        C、三個音以三度重疊。

        26、音程中的大三度加上小三度等于C 。

        A、減六度 B、增五度 C、純五度

        27、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,無論是新、舊大綱,都主張在教學中使用B 唱名法。

        A、固定唱名法。 B、首調唱名法 。C、綜合唱名法。

        28、音樂體系中的固定唱名法指的是B 。

        A、音名與唱名同步。 B、音名與唱名不同步。

        C、音名與唱名時而同步,時而不同步。

        29、樂曲中,在什么條件下四三拍比八三拍慢C 。

        A、無條件。 B、在不同的樂曲中。 C、在同一首樂曲中。

        30、簡譜體系中,上加一個點的音符屬于哪一組B 。

        A、小字一組。 B、小字二組 。C、小字三組。

        三、填空題(每個空0.5分,60個空共30分)。

        1、我國的《國歌》原名為《義勇軍進行曲》 。1949年中國人民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定為《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》 。作品完成于1935 年。

        2、樂曲《翻身的日子》的作者,是我國老一代作曲家朱踐爾 。其作品中還有至今廣為流傳的歌曲,如、 等。

        3、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一生作品近三百件,歌曲中的代表作品有《救國軍歌《太行山上》、《到敵人后方去》 等。合唱曲中代表作有:《黃河大河唱》 《生產大合唱》、《九一八大合唱》、等。交響樂中的代表作有: 、 等。

        4、《春節序曲》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李煥之作品《春節組曲》中的第一樂章,創作于1955 至1956 年間。

        5、小提琴協奏曲《梁?!返淖髡呤呛握己?、陳鋼,作于1959 年。

        6、交響詩《嘎達梅林》,是女作曲家辛滬光于1956年在中央音院作曲系時的畢業作品,其主要作品還有管弦樂曲:《草原組曲》;馬頭琴協奏曲:《草原音詩》等。

        7、中國第一部新歌劇是《白毛女》 ,該劇的曲作者都是我國老一代著名作曲家,他們分別是: 、 、 、 、 、 、 。

        8、歌劇《洪湖赤衛隊》中描寫的是,紅軍時期,我國湖北 省洪湖地區人民,在黨的領導下對敵斗爭的故事。曲作者是: 、 等。

        9、歌劇《劉胡蘭》,描寫了我國人民的好兒女、優秀共產黨員劉胡蘭烈士,帶領當地群眾與敵斗爭,直至最后堅強不屈、英勇就義的故事。曲作者是: 、 、 等。

        10、李叔同(弘一法師),是我國音樂史上著名的“學堂樂歌”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,其代表作品有: 、 等。

        11、英國作曲家布里頓,為一部音樂教育片寫了一首管弦樂曲名為《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》。樂曲的主題選自英國作曲家 ,為一部戲劇的配樂。

        12、約翰、施特勞斯(小),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。他一生創作有:《藍色多瑙河》、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》 、《藝術家的生活》、《春之聲》等一百二十余首圓舞曲而被世人譽為圓舞曲之王。

        13、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,被世人譽為樂圣。一生寫有9

        部交響曲,其中,最為流行的有:NO.3《第三英雄交響曲》 、NO.5

        《命運交響曲》 、NO.6《第六田園交曲》NO.9《第九合唱交響曲》 。

        14、舒伯特是奧地利 著名作曲家,一生創作了多部交響曲。尤為令世人稱道的是,一生還創作歌曲六百余首,其代表作有:

        《魔王》 、《野玫瑰》 等,為此,被譽為歌曲之王 。

        15、俄羅斯偉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,一生創作了三部舞劇,分別是:《天鵝湖》、《胡桃夾子》、 。

        16、曲藝藝術中的著名鼓種之一“京韻大鼓”,流行于我國的 地區。

        17、黃梅戲,源于湖北的 ,成長于安徽的 地區。

        18、評劇,始于河北灤縣、昌黎一帶的地方戲曲 ,1900年前后形成 ,而后逐漸形成現在的評劇。

        四、分析、判斷題(每題2.5分,共10分)。

        請分析歌曲《翻身五更》。(見附加頁)

        1、調性、調式。

        2、曲式結構(幾段體)。

        3、歌曲中各種音樂符號以及術語的名稱。

        4、分析歌曲所表達的內涵。

        五、解答題(10分)。

        音樂學科在第一次片教研活動中已學過了《新課標》,對比教學大綱(新),你覺得有何不同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些看法、建議或意見。

        音樂試題2(2009-01-09 16:25:03)

        一、選擇題(每題2分,共40分)

        1、2/4這個拍號的準確讀法是:( B )

        A、二四拍 B、四二拍 C、四分之二拍

        2、古曲《陽關三疊》中的“三疊”是指:( A )

        A、用一個調變化反復 B、歌詞經常反復

        C、樂曲的結構運用的是回旋曲式

        3、歌曲《歌唱祖國》的作者是:( C )

        A、冼星海 B、施光南 C、王莘

        4、音樂術語中“Piano”用來表示 :B

        A、弱 B、鋼琴 C、樂器

        5、我國有許多地方劇種,如廣東的粵劇、河南的豫劇等,可謂是“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”,

      站內搜索: 高級搜索
     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
     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:蘇ICP備08000963號
      版權申明: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留言說明,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
      建議使用IE6.0及以上版本 在1024*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,QQ:3999112
     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